紫月文学>奇幻>金鳞开 > 三四五 马蹄带得淮河水(二)
    ps:求推荐票~~~感谢大家支持,求4.28号的月票~~~

    “最近读了些书,”廖兴不等吴伟业回答,继续道:“忘了是哪里的故事,说郑国大夫子产病了……”

    “《左传》,昭公二十年。”吴伟业脸色更黑了,直接将廖兴打入了不学无术之列。

    “大约是吧。”廖兴没考据的癖好,随口道:“到底是榜眼郎,你既然早就知道,为何到了为政上就不明白了呢?”

    《左传?昭公二十年》:子产有疾,谓子大叔曰:“我死,子必为政。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,其次莫如猛。夫,火烈,民望而畏之。水懦弱,民狎而玩之,则多死焉,故宽难。”

    因为火的爆烈特性,百姓见了都会畏惧,所以玩火死的人少。水却是柔柔弱弱,清凉可人,百姓在水中嬉戏,不知畏惧,所以溺死的人就多。

    子产身为郑国执政,被孔子认为是古代贤者一般的人物。他所治理的郑国疆域,也就是今日的河南开封府和怀庆府的小部分,正因此廖兴才会知道子产。

    与吴伟业不同,廖兴从未接受过治民以宽的思想熏染,所以他觉得子产说得有道理,便以此行事,选择用烈火治民,而非怀柔。

    吴伟业摇头道:“子产固然是古之仁人,可惜他生在孔圣之前,故而不知仁德教化,不明仁者爱人的道理,仍旧是偏于法术家歧途。”

    廖兴这回真是被气笑了。道:“我倒不知孔子为政有何被称道处。多说无益,梅村兄且自思量。不过以我耳闻。似乎怀庆也并不是怀柔而治。”他一口气喝完了羊汤,掏出两张粮票压在碗下,也懒得让人打出官牌鸣锣开道,径自带着人往城里去了。

    吴伟业回到轿子里,越想越气,连话都说不出了,还是忠伯让人先将轿子抬进城去。

    进了城门,百姓脸上方才看得到些许笑容。虽然人流量还是不多。远不能与万历时候的盛世相比,但在河南这片饱经战乱的土地上,能有这般秩序已经极其不易了。

    所有赶赴洛阳的官员都被安排在了德昌王府。德昌王府是朱由崧袭封福王之前的郡王府。他是福王庶长子,如今正在南直逃难。因为亲王郡王不得擅离封地,朱由崧也不敢贸然回来,生怕撞在皇太子刀口上。

    现在宗亲之中已经传遍了,这位皇太子对宗藩的态度不善。至今得他青眼的只有东垣郡王朱常洁。晋王系和鲁王、衡王倒是也得到了庇护,但付出的代价实在让人肉痛。

    因为早就定好了会期,所以诸位知府到达的日子也都比较集中。

    这些人基本都是东宫系文吏,在山东当过县令知府,此时调任河南,也算是将好钢用在刀刃上。按照东宫体系的行政方式。一切都交给了列表和规章,只要是中人之姿,逐项打勾销项便能完成任务,无非就是效率高低的差别而已。